不断发展的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目前已成为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正在飞速地发展着,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这是一门将多种学科融合的新兴学科,但是往前追溯它的发展历程之时,我们会发现它其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它就已经存在了。

一、达芬奇——厨房系统

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大师曾将他一贯的创造性天赋运用到了厨房设计中,他将新技术和用户体验设计添加到了整个厨房的细节里面,比如用传送带运送食物,也首次将喷水灭火系统加入到了厨房的安全设计中。

达芬奇的这一设计同时拥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传送带是纯人工手动操作,工作时经常发生异常情况,更麻烦的问题出在喷水灭火系统上,经常性的失灵,毁了不少食物。

二、迪士尼乐园

在迪士尼乐园早期建设阶段,创始人 在公告中是这样描述它的:“迪士尼世界会成为一个坚持使用最新的技术改善人们生活的地方…”他的想象力和技术的结合,带给全世界的人无限的开心和喜悦,并激励着设计师们不断前行。

三、德雷福斯—为人的设计

在书中,德雷福斯曾这样写道:“当产品和用户之间的连接点变成了摩擦点,那么工业设计师的设计就是失败的。相反,如果产品本身能让人们感觉到安全,舒适,使用起来更加高效便捷,人们更愿意为此而买单,甚至只是让人们单纯地更加快乐,那么此处的设计师是成功的。”

用户体验设计发展史上的每一个丰碑是的历程,都源于人性与技术相互发生碰撞。互联网和新兴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遇见在未来的日子里,用户体验式设计会更高更快地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云智图(官方微信服务号:yzt-design)

设计师一定要知道的设计流程!

用户体验设计第一要务是为了解决用户在某个具体场景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是要让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容易简单,最后是带给用户美好的使用体验,让产品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用户体验设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归纳为:

1、解决用户需求

2、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的成本

3、给用户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在进入到具体的设计工作时,为了达实现这个设计目标,设计师不仅仅要有理性的思维、巧妙的创意,还要学会在项目中与其它角色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达到设计目的。再美好的蓝图,如果没有人把它实践出来,那也只是一张纸而已。

接下来进入到设计环节:通过草图梳理出产品信息架构、设计任务实现流程、设计用户界面,在确认没有问题后用专业的软件工具呈现出设计方案。在经过一系列设计评审之后,设计师需要去跟进后续的研发环节,以确保产品最终的得到的产出和自己的设计目的相一致。

产品上线前后,需要对产品体验、效果进行测试:小的问题要及时修复、迅速发布;较大的、比较耗时的问题要在下次更新迭代时统一解决。毕竟再优秀的产品也是经过一次次迭代达到的,快速上线、迅速试错、及时反馈、立即更新的方式能更快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违背正确的设计流程,既会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最终体验,也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但设计师毕竟不是产品及项目的首要负责人,在项目进展中的话语权比较有限,要想执行正确的流程,设计师自身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注意和项目成员的沟通和协调的适当方法。

因此,一个只具备专业技能、不懂变通和沟通的设计师已经不足以胜任岗位的要求。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在专业书籍上看到的,能解决的知识工作中的一部分问题,而不是全部。设计师需要时刻具有紧迫感,要使自己具备更加全面综合的工作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云智图(官方微信服务号:yzt-design)

极简工业设计主义的减法思维

减法思维的设计手法讲究风格朴实、结构含蓄,摒弃所有“想要”而“非必要”的元素,其设计手法偏向于理性。现代设计理念是不堆砌、精炼而简洁。在工业设计中,现代主义在美学形式上追求机械化、标准化和适应大批量生产,在功能、造型上追求简洁,精简不必要的装饰,以降低生产成本。

自20世纪60年代起,极简主义在美国工业设计行业中开始流传起来,设计理念强调理性、直线、几何、对比等形式。后来,极简的艺术概念在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极简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精简为简单的色与形的关系,结构上只保留几何形体,用极少的色彩和十分单纯的形去简化画面,摒弃琐碎的细节和与主题无关的修饰。

极简主义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对画面、结构进行处理,造形简洁、色彩单纯。极简主义运用在产品设计上,是将形式、色彩与线条的统一,感受简洁的视觉。

在极简主义中,一些思维理念与现代主义存在异同。他们都是将几何图形、中性色彩等设计元素构成作品的主体,更多强调的是移除作品中不必要的装饰。但对于二者简化的动机来说,现代主义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方便大批量生产而做的简化,极简主义则是意识到世界能源问题而在设计上做出的简化,因此极简主义的减法思维中是将设计理念提高到了公益道德层面的环保意识。

如今,快速高效的城市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不少设计师都强调设计要回归大自然本质。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满足了当今社会与艺术领域对简约与自然的需求。极简主义艺术家认为,简单和重复的形式,构成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并不意味着要使用多么高超精巧的技术,重要的是要能够通过作品直观地表达出艺术家的精神观念。

当代艺术家应当重新燃起对极简主义的热情与向往,排除虚幻,创造理性的艺术思维,将宁静和简练融入到设计之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出自云智图(官方微信服务号:yzt-design)

设计构图——帮你轻松做设计(二)

基本上可以将构图方式分为这几种类型:让人感到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具有引导性的S形构图;带给人紧张感和灵动感的对角线构图;柔和的平行线和水平线构图;生硬并带给人重压感的垂直线构图等。这些基本的构图方式能为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角形构图

通常将设计元素的位置安排为三个视觉中心,形成一个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较为常用的便是斜三角,这种表现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定、灵活、均衡等特点。

S型构图

画面上的素材呈现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带给人延长、变化的视觉效果,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设计主体时,S形构图通常会作为设计师的第一选择。

对角构图

将线条贯穿于画面中,能够增强画面中的动感,表现出明朗和活跃的气氛。与画面的透视线一起形成消失点用于表现画面的远近感。需要注意的是,画面中必须存在起标杆作用的垂直线,才能表现具有远近的画面感。

水平构图

水平线条自身会给人一种平稳感,使画面看起来更为宽广。水平构图能够表现出平静与稳定感,这种构图方式通过改变线条的摆放位置从而影响画面的总体视觉效果。通常横向构图成比纵向构图成更加具有静态美。

垂直构图

垂直线构图通过其自带的深度感和严肃的气氛导致表现出的效果会有些生硬。这种构图方式多用于竖幅中。在竖幅中运用垂直线构图比在横幅更能体现其深度感。垂直线条会呈对角线效果,往往能表达出一定的动感和汇聚感。

总之,就像1+1=2一样,数学逻辑法则并不适用于设计创作中。同时又不能否认,如果无法深入领悟基本原理和画面均衡感,那么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就会非常艰难。学习设计理论可以起到指引的效果,这里对几种应用最多、最基本的构图方式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够给各位设计师们带来一点帮助!

设计构图——帮你轻松做设计(一)

所谓构图,就是设计师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将他们整合起来,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明暗、色彩的配合。作为设计师,要善于用眼睛渤视各种设计元素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美感,完美转移到画面上来。但构图不能作为设计目的,因为构图是为了最大的可能阐明设计师的构思。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构图的小技巧,赶紧学起来!

适当取舍

新手设计师总是想把看到的好的元素都融入在画面中,但是这样就会让整体变得复杂、零乱,缺乏明确的主题,反而不会让观者看到你想表达的主体。所以第一条法则便是要懂得取舍,适当地作出省略和裁切,让设计作品的主题变得突出。

主次要分明

设计师要运用一些陪衬的元素用来突出最想表达的东西。在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用前景、中景、背景再配合颜色的层次、距离远近、位置、等来达成主次分明,让观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利用对称与平衡

设计作品除了要有突出的主题外,构图也讲求平衡,不能东歪西倒,否则观者会感到不舒服。特别是在’视觉’上的轻重,大致归纳如下:深色比浅色重、暗比亮重、面积大比面积小重、粗线比幼线重、密比疏重、近比远重、山石比树木重、树木比水面重等等这些都是人的视觉感受与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是需要注意的。例如:粗的线在下方,画面显得稳重。

构图要稳重

稳重,其实就是不要令画面显得头重脚轻,固然不是要求每一幅设计作品都表现的端端正正,但起码感觉上不要“东倒西歪” ,这个上述对称平衡也有关系,规则有时需要遵守,但有时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运用对比

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或令画面变得形象有趣。例如:明暗,利用色彩上的明暗相间来带出主题;大小,利用体积的大小比较来特出主题;远近,利用远处的元素背景来突出近的主题(或相反);颜色,利用颜色的鲜明对比来特出主题。

互相呼应

互相呼应也可视为对比运用的延续,有个两样独立的元素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上便会发生有趣的联系或者延伸,令观者有一个幻想的空间,例如看到低小的山峄,可以利用高大的山峰遥相呼应,突出的大的巍峨,甚至带出更深层的意思等等。

构图是一个重要但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以上介绍的便是一些基本的构图技巧,但无论什么样构图,最重要的是让观者看得舒服,能展示出设计深度和设计理念更佳,切不可“认死理”。

工业设计师提高设计效率的黄金法则

作为工业设计师的你,有没有经常感到状态低迷而且工作效率极低么(好像我经常会陷入到这种困境)?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的小技巧。

任务管理

学会任务管理对每个工业设计师都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帮助你把一周的工作任务变得井井有条,更便于操作并且形成一个清晰而且简明扼要的计划清单。这是一个确保所有任务都能在预定截稿时间内完成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而且当你完成清单上所有的任务时也可以通过它来检验这一周的工作效率及成果怎么样。

简约的工作环境

这是一个对提升工作效率非常有帮助的小提示。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简约的空间配上整洁的工作桌面可以让人的头脑保持清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保持专注

专注的工作状态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作为一个工业设计师在家里办公的时候,因为身边总是伴有太多可以让你分心的东西和事情,让你的不能够专注于工作。一次只专注于做一件事可以让你保持注意力集中,也可以减少被其它事情打扰的几率。(如果可以的话就做一些特别感兴趣的事情吧,慢慢地培养专注的工作状态,这个真的不是说到就马上可以做到的。)

关掉无关的程序

当你准备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应该立马关掉那些与工作不相关的软件,视频软件,微信或其它社交软件。总之要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消息的打扰,关吧!不然总想查看一下。

不要拖延

一味的推迟截稿和拖延时间总是让自己心生内疚。当你在做一项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拖延,竭尽全力去做好它,完成它。如果你总想着明天再去做,那就会陷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循环,逼迫自己现在就完成它。

保持学习的心

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每天都去学点新知识,看看教程,阅读文章,多去接触那些能让自己一直保持创造力的事物。

产品想要占据市场?工业设计环节就必须注重的4个核心要素!

国内很多制造业公司都知道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工业设计,但却没有在这个领域很好的投入,可能因为不能辨识还在矛盾中。小编认为,企业要想自家产品能够占据市场,就不可缺少在设计环节的四大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1:结构

实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结构的方式将所有的零件制造成产品最终形态,就形成产品的内核——物质基础。在这个层面上,工业设计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产品生产合理化的流程、材质的合理选择以及对制造加工成本良好的控制。

核心要素2:外观 

产品外观能带给消费者对产品最为直观的感受:外观是否漂亮?形象是否大气?颜色搭配是否协调?质感是否柔和?对于消费者来说,令人舒服的的产品形象外观能使其愿意为商品的这些额外价值买单。

核心要素3:功能

一件商品被顾客买到后,商品的功能成为与消费者联系最紧密的成分,好的工业设计要使消费者能够在使用时体验到舒适和便利、并感受到商品带来额外的附加价值。有些产品的功能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此这些产品的功能的使用性就尤为重要。

对于技术成熟的产品来说,结构、材质、工艺、功能、外观等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良好地解决,因此,这类产品的所象征意义、代表的文化等感性要素就成了工业设计的主要设计因素,这也最容易与产品营销直接产生关系。

核心要素4:意义

一家企业通过工业设计统一为产品设计外观,会在市场上产生强烈的视觉统一感,便于区分市场上同类产品,这种差异能够带来销售市场的优势,并且赋予产品象征意义,以提高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同感。因此企业的品牌建设不仅仅简单是一个企业的logo,广告问题,与消费者最终紧密联系的产品形象才是品牌最为核心的价值。良好独特的产品形象是区别于其它同类产品的认知符号,能与企业形象结合产生巨大的合力,能够体现出产品的重要商业区别。

在产品设计中如果做到了以上三或四点,那么相信你的产品都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看看跻身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产品,除了做好以上四个要素以外,同样还给予用户良好的体验。对于众多中小出口制造加工企业来说,设计的意义不可小觑。不可否认,在企业财务资源有限、技术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工业设计是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成本效益比最优的手段。

建立工业设计用户模型的方法

工业设计的根本是解决用户的需求,只有准确的洞察并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才可能购买和使用产品,因此建立起用户模型在工业设计发展中就显得十分必要。用户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很多,除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之外,人口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也要融合进来。通常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建立用户模型的方法也不相同。一般会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切入:

 1.用户群体的年龄

人们从出生到衰老,经历的每个时间段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适合青年人的产品让老年人去使用就会不太方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退化,他们对产品的要求和年轻人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工业设计师来说,研究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行为是很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婴儿时期产品的设计会比较特殊,这类产品的使用者和受用者是不同的,操作和使用产品的是成年人,但是受用者是婴儿。

 2.用户群体的经济收入

用户群体的经济收入是产品档次定位的关键因素,它一方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另一方面也限制和规范产品成本。产品按照价格不同决定高中低档,这样无疑是和购买者的经济收入挂钩的。经济状况影响用户对产品的选择,收入低的用户常常选择购买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产品,而收入较高的用户经常将眼光放在能为他们带来附加价值的产品上。不同售价的产品对成本的要求也不同,但并不意味着低价的产品就是低质量或者功能缺失。产品的基本的功能配置一定是要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是降低产品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位。

3.用户群体的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的养成和人的性别、经历、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基础和年龄纬度的变化都能影响到价值观。正因为价值观是人为后天养成,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大,针对这一项的用户模型建立难度就会比较大。但是用户价值观一旦形成,是很难就轻易改变的。因此在对研究用户模型时,价值观是一项变量。而价值观相同的人群,能够互相之间收到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建立用户价值观需求的模型,并引导典型用户引导同类价值观用户的需求导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们的价值观变化的速度也很快,这就要求用户价值观研究数据的更新速度也要相应的加快。

乔纳森·艾维时隔两年重归苹果产品设计团队

在与苹果产品设计团队分别两年之后,乔纳森·艾维将重新回到这个他曾经带领的设计团队。熟悉苹果产品的人们应该都不会对乔纳森·艾维陌生,他从乔布斯时代就开始为苹果负责产品外观设计,几乎每一款苹果产品,都留下了乔纳森·艾维的影子。

2015 年,乔纳森·艾维卸任了产品设计团队的管理职务,成为苹果公司首席设计官,在此之后,虽然他仍在在负责监督苹果的产品设计工作,但其他高管及员工并不再向他汇报工作。不能说此后的苹果产品设计和他再毫无关系,但人们更多看到的乔纳森·艾维是一个新品宣传者的形象,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艾维在其 50岁之时从苹果功成身退的举措。不过除了苹果产品最佳的“形象代言人”,在“卸任”的这段时间里,艾维也做了不少事,其中包括负责监督苹果新总部苹果公园的建成,以及参与全球苹果商店的设计中去,可以说,艾维其实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都没闲着。

现在,艾维已经确认要重新带领整个苹果产品设计团队。而根据9to5mac的报道,在苹果官方网站中,苹果已经将用户界面设计副总裁阿兰·迪耶和工业设计副总裁理查德·霍瓦尔斯的人事信息变更。迪耶和霍瓦尔斯曾在艾维卸任后接管了他的所有工作。苹果在发给彭博社的一份声明中称:由于苹果公园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苹果产品设计团队将重新向艾维汇报工作,而艾维也将重新专注于苹果产品的设计。

艾维回归到苹果产品设计工作中,对于近几年想在工业设计领域提高声誉的苹果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在2015年后,苹果发布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理解的产品,其中包括一只需要翻过来充电的 Magic Mouse,以及只能插在iPad Lightning充电的Apple Pencil,当然,还有iPhone X上难以忽视的“齐刘海”。

不过,苹果仍然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拥有历史最高股价以及超过25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iPhone X在全世界的销量依然很好,苹果也依然在更新着他们最高收益记录。艾维的回归,或许能够让未来的苹果产品发生令人期待的变化。

近现代经典工业设计作品赏析

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德国成立时起,工业设计就进入了爆发和系统化方向的发展,时至今日,涌现出了大量的经典设计作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几件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工业设计师们或许可以从中找寻到灵感。

巴塞罗那椅(1929年)

极负盛名的“巴塞罗那椅”是现代家具经典设计之作,被多家博物馆展览收藏。它由弧形交叉不锈钢支架支撑起真皮皮垫,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坐面及靠背,设计造型优美且功能实用。这款产品一出设计便在当时引发不小的轰动,至今,巴塞罗那椅已经成为一种创作风格的代表。

设计师

1886年,密斯·凡·德罗生于德国。1928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观点。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世博会的德国馆以及巴塞罗那椅,让他成为了当时受众瞩目的工业设计师。在1930年,密斯出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伊姆斯休闲椅(1956年)

1950年,美国夫妻档设计师查尔斯和蕾·伊姆斯要设计出经济、轻便、坚固,而且高质量的伊姆斯休闲椅。这款椅子灵感来源于艾菲尔铁塔,他们将弯曲的钢筋和成形的塑料搭配出了这款优美的餐椅,问世以来一直广受欢迎,并且流行至今。

设计师

美国夫妻档设计师查尔斯和蕾·伊姆斯是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设计师,设计涵盖了建筑、家具和工业设计等现代设计领域。在分工上查尔斯主要从技术、材料和生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蕾则更多地考虑形式、空间和审美。这种结合有助于他们将结构、功能、心理、美学以及文化等诸多问题结合起来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这对设计界的超级夫妇档有近百件设计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永久收藏。

Apple IIc个人电脑(1984年)

Apple IIc于1984年4月上市,是苹果公司生产的第一台便携式电脑。Apple IIc中的c是compact(紧密的)缩写,表示这是一套压缩后的Apple II(省去屏幕及电源供应器)。它配置了内置软驱动和机后扩充槽,但砍掉了内部扩充槽和直接更改主板的功能,这样就成为一套闭锁系统。不过这恰恰是这台机器的设计理念:开箱就能使用,不需要额外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在当时吸引了一大批用户。

设计师

艾斯林格,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曾为苹果、LV、奥林巴斯 、三星、索尼等公司负责发展全球化的设计战略。1990 年,他被《商业周刊》 选为封面人物,曾被设计界誉为自 1930 年以来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